赣州旅游职业学校
Ganzhou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国家省级达

标示范学校

招生热线:182 7070 6818(邱老师)

就业热线:135 7671 4787(黄老师)

办公电话:0797-8324866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维码 30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幼儿保育(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相同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均为三年。采用2.5+0.5,即2年半在校内或实训基地完成理论学习、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教学,半年在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

(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幼儿园教育

中级保育员

保育员

2

社区婴托机构

中级育婴师

育婴师

3

孕婴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

中级育婴师

技术人员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技能型专业人才,并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用人机构的规章制度。

(2)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婴幼儿,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写作。

(5)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学前儿童保教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婴托机构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安全防护与教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学前儿童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信任婴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保育目标、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具备辅助教师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能力;能与婴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保育要素。

(4)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实施方法等基本知识;具有制订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片段方案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地评价幼儿;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6)具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

(7)了解幼儿园班级工作内容及特点;能配合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

(8)了解幼儿文学特征和功能,掌提儿童文学的常见体裁,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具有对幼儿文学作品初步的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能力。

(9)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够结合键盘、声乐等技能训练理解并正确运用。

(10)掌握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11)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具有边弹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

(12)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简单器乐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

(13)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习绘画;能选择适宜材料、运用正确的技法开展手工制作。

(14)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教师常用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地进行口语表达。

(15)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能合作设计制作墙饰,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能够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16)初步掌握0-3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能初步运用婴幼儿教养知识开展并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

3.素质结构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文化基础课包括体育与健康、劳动教育以及其他自认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44

2

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144

3

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2

4

英语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技能

144

6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关键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铸造崇高个人品德;助益学生锻炼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养劳动习惯

72

7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6

8

经济政治与常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了解经济与社会的联系,掌握社会一般经济运行规则,培养良好消费行为习惯,做好新时代中职生。



36

9

心理健康

通过本课程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6

10

红色文化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讲解、朗读,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年代创造的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36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游戏指导》是幼儿保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前专业学生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我国游戏如何指导幼儿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组织游戏的能力。

144

2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体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构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提高认知能力。课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心理学内容,采用课堂角色扮演、现场实验、观看心理实验教学片等教学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44

3

幼儿卫生保健

《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72

4

保育理论

《保育理论》课程是保育员(中技)课程是技工学校幼师学生必考的一门课, 是学生学习幼师专业的入门 课程。通过学习此课程,使学生掌握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打下坚实的基 础。

72

5

儿童文学

本课程是中职幼儿保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包含幼儿文学文体论和幼儿文学作品表达技巧。 加深对不同类型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掌握对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36

6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0-3 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本课程是中职幼儿保育的职业资格课程。本课程全面、系统、科学地阐明了 0-3 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对0-3 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有一个全面认识,进一步提高保育实操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72

7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本课程是中职幼儿保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立足于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将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相结合,侧重幼儿园活动的设 计指导与方案评析,以活动设计思想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教学案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课程力图渗透幼儿园教改的新思路、新实践、新认识,尽可能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的优点,

促进学生掌握从事幼儿保育工作所必需的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72

8

普通话

《普通话》课程的学习,通过《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克服方音,能说一口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与人进行交流。

144

2.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手工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它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同一学 科的两个部分。同样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胜任幼儿园日常的美术 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从事美术创作活动打下基础。

108

2

声乐

本课程从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与音乐表现能力, 陶冶情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 发展的,有正确音乐艺术审美 观和创新精神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工作者。

108

3

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

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了解和熟悉幼儿歌曲的一般特点,对各种风格的幼儿歌曲有个全面的了解,能根据需要进行幼儿歌表演,在表演活动中树立不怕困难、分工协作、和谐发展的团体精神,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幼儿歌表演的创编活动。

72

4

舞蹈

懂得幼儿舞蹈创编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特点,能根据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生活情趣、审美标准,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内容、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16

5

美术

本课程的任务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108

6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

本课程是中职幼儿保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包含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等学习内容、儿歌配奏的理论学习和儿歌配 奏技能的训练内容。指导学生掌握钢(风)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运用乐理中的和弦与调式基础知识,结合儿歌配奏的原理,为儿歌选配和弦、音型,完成边弹边唱的练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

7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期(每学期18周)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公共

基础课

体育与健康

144


考核

语文

144





考试

数学

72





考试

英语

72





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考核

劳动教育

72


考核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考试

经济政治与常识

36






考试

心理健康

36






考试

红色文化

36






考试

学时小计

792

专业

核心课

幼儿游戏指导

144





考核

幼儿教育心理学

144





考试

幼儿卫生保健

72





考试

保育理论

72





考试

儿童文学

36






考核

0-3 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72





考核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72





考核

普通话

144



考核

学时小计

756

专业

(技能)方向课

手工

108




考核

声乐

108




考核

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

72




考核

舞蹈

216




考核

美术

108



考核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

72




考核

学时小计

576

合计

2556

综合实训

240


考查

军训

90






考查

顶岗实习

540






考查

学时合计

3294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我校幼儿保育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术梯队已初步形成。教师队伍是一个中青结合的专业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2人。

2.幼儿保育专业现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能力较强的专兼职结合较好的优秀团队。全体教师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等能力强。主干课程教师经历丰富,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及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

3.为了强化专业技能教学,使人才培养更好地与岗位对接,学校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从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聘请、遴选3名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训指导、顶岗实习指导、或举办讲座等专业建设各环节,对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得学生的好评。

4.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先后制定了《全面聘任制暂行规定》、《教师综合量化考核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暂行规定》、《教师结构工资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教师的责、权、利,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评价,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制定了《专业(学科)带头人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实施性建设计划,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打造名校名师和专业教师团队。

学校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师培养方案,积极鼓励教师到高校进修、到企业顶岗实践,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应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建立了保障激励机制。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

1.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配备了钢琴实训室、舞蹈实训室、幼儿保育实训室等,实习实训设备一般按照每班40人以上同时实验或实训的要求,各室硬件配置都根据学科发展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完全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所有实训室都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三)教学资源

根据本专业的需求,每学年应按照《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征订目录》进行教材的选用,鼓励专业课教师自编适应专业学生特点的一体化教材,采取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撰写特色鲜明的实验指导书---《幼儿保育实训指导》。在实训指导书中增加了最新的幼儿保育专业技术介绍,减少了理论和原理,增加了岗位实际应用范例,有了更加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学生的技能训练得到了保障,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校有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除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资源外,学校可提供的扩充性资料包括:学校的资料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馆藏的相关专业纸质及电子图书等。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还建设了包括手机移动学习课程、网上公开课程、网络课程、课程学习包、精品课程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了满足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的学习包、个体实训教学要求的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和个体实训学习包等资源。

(四)教学方法

1、专业课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环境科学知识的认识规律,符合环境教学任务和环境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赣州地区、本校、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设备等具体条件出发,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不搞生搬硬套,提倡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流派。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

2.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教学方法

(1)顶岗实习一般是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岗位,直接参与现场生产过程,在企业专业学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项目小组完成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顶岗实习完全按照企业规范和要求进行考核。

(2)社会实践一般采用项目活动方式,即分活动小组,在指导教师和项目组和的带领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考核将按活动参与性和效果进行考核。

(3)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由学校、企业(单位)、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和与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4)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制度,切实加强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教学管理,配备了专业老师、专职指导老师和专门管理人员。

(5)学校应提前与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单位)进行沟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学校每学期定期检查和监督实施情况,向企业(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听取对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检查记录。

3.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空间、教学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活动要根据计划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管理的开放性、教学考评的透明性等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管理水平。

(五)学习评价

1.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2)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实训实习评价:采用的是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术水平。

顶岗实习评价: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2.本专业还推行“以赛促学”,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特殊表现受到国家、省、市等不同奖励,可作为基础学分使用(如技能大赛模块)。

(六)质量管理

1.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在学校里校长为学校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为本专业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近几年加大了对专业教学的投入和管理,确保专业教学有序进行。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加强了本专业建设总体设计,组织对本专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要,设立教务、实训实习、教研等教学管理和研究机构,配备了与学校规划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完善了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完善了管理人员、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了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及教材等各项管理制度。

3.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与执行

学校制订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学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学校还建立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诊断与改进机制,确保常规教学规范有效。

4.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

学校做好了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更好地为教学教研进行服务。

5.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按规定设立了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人员。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设立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证研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九、毕业要求

1.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4.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5.符合学校的有关毕业要求。

10、附录


联系地址:赣州蓉江新区高校园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隔壁,赣南师范大学对面)

招生热线:182 7070 6818(邱老师)

就业热线:135 7671 4787(黄老师)

0797-8324866 (办公电话)